第228章 礼贤下士.2(2 / 2)
魏武王不就是收了青州军起的家么。
盘算归盘算,到底还是挂念,他妻儿子女可个顶个的都在洛阳,身边就只有一个爹不亲娘不爱的侄儿。要说起昭叙……那是始平王心里另外一口血。他弟弟不成器,这个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也不能说全无可取之处,至少武勇。但是为将之道,光武勇顶什么用,当个先锋就到头了,手底将士超过三千数,就驾驭不住了。然而眼下也只能放他在身边,在京城……昭熙都在慢慢摸索。想到昭熙,又念起两个女儿。嘉言也快要及笄了。三儿的笄礼没赶上,阿言的笄礼总该能赶上。
三儿的亲事……可真是伤脑筋啊。他和李愔只在朝上见过寥寥几面,说不上特别的印象,不过赵郡李氏,门第是可以的。谁想——虽说是天有不测风云,但是早知道,就不该应了,让三儿遭此无妄之灾。
“王爷要回信么?”亲信见始平王眉目里大有忧色,又问。素来公文都是他处理,私信却是始平王自个儿写的。始平王文字才能有限,下笔艰难,偏又不肯假他人之笔。他心里也不是没有腹诽过。
始平王虚应了一声。
“我给王爷磨墨?”
始平王略点了点头。墨色在清水里化开来。始平王提了笔。一封给昭熙,一封给王妃。
素来他给昭熙写信最多,老子教儿子,也没什么客气可讲,也不须讲究文字;给王妃就要斟酌一下。给昭熙交代的无非守好洛阳,稳住局势,随机应变;给王妃则隐晦问起宫里以及皇子的情况。
到收笔时候忽又想起,王妃常日在宫里,昭熙又忙于局势,府中男丁就只剩了三郎……见鬼,三郎这会儿该会走路了吧。本该是谢氏主持家事,但是记得前儿昭熙曾来信,提到谢氏有喜。
这掐指算去,岂不是三儿在管事?
推纸写第三封,交代局势不稳,叫她们姐妹少出门,多备粮草药材,免得万一有事措手不及。又将府中攻守据点详细写来,竟写了满满一张纸,信到末尾,心里一突,想道:这要真万一有变……
于是提笔又写:
“……李家遭厄,也在为父意料之外,不怪你母亲。如今局势动荡,如万一城中有变,汝兄不及回家,可往宋王府上求助。前日宋王向为父提亲,以为父看来,此子甚佳,如三儿心无他念,为父……”
他原是想写“打算应下”,想到女儿性情——他这些年东奔西跑,在洛阳都没呆上几日,就更别说平城了。除去昭熙,嘉言、嘉语都不在身边。嘉言好说,她有亲娘看着呢,嘉语却是……摸不透。
从来做父亲的,如何去体谅小女儿心事?浣初走得早,浣云又糊涂,阿袖都教成这样了,对比嘉言一看,始平王心里不是不后悔的。这会儿思来想去,抹了好几次,方才小心翼翼写道“想来亦可”。
话虽然这么写,其实始平王倒不觉得嘉语心里能有别的人。他虽然不懂曾经沧海难为水之类文绉绉的句子,却也知道,如萧阮这样出色的男子,原本就万里无一,如果只是泛泛见过也就罢了,偏偏——
西山兵变,外人看得云遮雾掩,他岂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。
当时如果不是三儿当机立断,以他的名义发号施令,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;于瑾行刺,如果没有萧阮在,三儿必不能幸免;以及,萧阮当时伤势之重,几乎殒命……别人不知道,他能不知道?
三儿后来让传出话去,一句布局擒贼,就像自始至终都在计划之中一般——然而他知道不是的。
这样生死相托,生死相依,别说三儿,他都要动心了。
所以春日里接到王妃来信,说三儿应了李家求娶,要说吃惊——他比萧阮更吃惊。
他想不明白三儿在想些什么,但是这等情形之下,萧阮应该可以信任和托付的。始平王落下最后一笔,微叹了口气,交给亲信道:“加急。”
那亲信应声出门,片刻,忽又折转回来,说道:“王爷,外头有人闹事。”
始平王:……
这是军营诶,有人闹事,不会一板子打出去?
“什么人?”
“说是……”亲信觑着始平王的脸色,小心翼翼地道,“姓周。”
始平王被气乐了:天下姓周的没十万也有八万,说有姓周的人找他,他就能知道是谁那才见了鬼了。
亲信笑了起来,低声说了几个字,始平王“哈”地笑了一声,却道:“我如何知道他是真降还假降?”
“那位小周将军说他去过信都。”亲信说道。
始平王这才“啊”了一声,他记性甚好,自然记起嘉语和萧阮逃到信都时候,宋王府派出来营救的人里有这么个姓周的小子——昭熙留了他做亲兵,不知怎的,后来又送给三儿训练部曲了。
——他并不知道周乐回怀朔镇一段,只当一直跟着昭熙。
一时自语道:“他怎么到了这里——快叫他进来。”
帐门一掀,果然是故人。始平王一眼看见,心里却咯噔一下:这小子怎么瘦成这样了,形容之中亦大有憔悴之意。始平王颇有些以貌取人,若非信都曾见,光这形容,能让他打发了养马去。
周乐见了始平王,登时拜倒,口中叫道:“王爷!”
来见始平王,他心里不是没有犹豫过的。虽然之前李愔问他,如果始平王北上,他当如何,他当时随口应道“当降”——然而真到眼前来时,却想起当初他与嘉语的约定。他答应过她,不倚仗她父兄的力量。
他支支吾吾,遮遮掩掩把这个约定说给李愔听——李愔也是倒霉得紧,那日在他帐中吃过野猪肉之后继续向幽州进发,未几,幽州城破,李愔乔装改扮混进流民里逃命,被抓了回来。
好在他乔装得十分成功,人家抓了他,只当是寻常人,留在军营里做饭……李愔哪里会做什么饭,馍馍蒸成了炭,被一群军汉吊起来打。到这份上,李愔哪里还敢报出自己的名字令姓氏蒙羞。
也是巧,刚好周乐经过——总之一场大乌龙,李愔也算是认了命,如今在他帐下为他出谋划策。葛荣眼下声势虽大,形势其实并不太好,入了冬,山上猎物也少了。再打不下邺城,哪里找这么多东西填人肚子。
李愔听得周乐竟然与华阳有这么个约定,那真是一口血卡在喉咙里,只差没提起他的耳朵狂吼一万遍……最后只冷静地问了一句:“如有朝一日,始平王有天子之分,难道将军还能拒之门外?”
——开什么玩笑,如果始平王当了皇帝,你还能不在他手里讨饭吃?
好有道理。
如果两人仍在洛阳,仍是太平盛世,自然不会提什么天子不天子的,但是眼下世道乱成这样——
李愔又道:“当初将军与华阳公主有此约定,是将军身无长物,一饮一食皆赖之始平王父子,与乞儿何异,如今将军手下有兵,已经今非昔比……是始平王得将军之助,而非将军借始平王之力……”
——可还是身无长物。周乐默默给自己补全。
为了能见到始平王,贿赂始平王左右为自己说好话,连三娘给的金子都送了出去。真真穷得乞儿不如。
始平王自然不知道他这么多小心思,倒也难得礼贤下士,双手扶起他道:“……不急,你慢慢说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