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二十一章 种植杭麦冬的青年(1 / 2)
北疆。
种植基地。
方丘在办公室里坐下来,何雪匆匆的冲了进来,看样子是刚挂断电话。
“收到消息,那几十家医药公司开始动手了。”
何雪张口说道:“他们在医药行业打拼了很多年,几乎每一家公司都有固定的供给商,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候,其他所有的供药商肯定也都是磨破了头皮的都想跟他们扯点关系,从他们那条线去争取更多的利益。”
“不用管他们。”
方丘似乎早已经想到似的,一脸淡然的张口说道:“我们只需要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走。”
“好。”
何雪点头应声,转身做各种安排去了。
没多久。
在全都在因为方丘宣布要整顿药市场而震惊、而叫好的时候,三十亿基金会却是悄然在微博,发布了一篇章。
“为整顿药市场,给全国乃至全世界带来效果更好,价格更低的优良品质的药材,我基金会于即日起,将对全国范围内的优良品质药材进行优先采购,所有致力于良心药材的药材种植者可以随时跟我基金会联系,我基金会将在第一时间排除质检员前往调研、收购。”
因为大家都集于方丘新闻发布会的内容的缘故,一开始都没有注意到基金会的这条微博。
但是在十多分钟之后。
这条微博,突然受到了无数人的转发,很快的在微博大火了起来。
药材商们看到这条微博,心里既爽又不爽。
爽的是,方丘明显被逼得无法向正规的批发商渠道进货,只能到最底层寻找药农了。
不爽的是,药农实在太多了,如果真有优良品质的道地药材,方丘那边开的价格肯定会高,会打乱整个底层市场,也会对他们的收售药品产生极大的影响。
不过。
这些药材商人们也不太担心。
虽然药农很多,但是能种植出优良品质的道地药材的,又能有多少?
……
华夏,江浙省。
一个农村,养着鸡鸭的乡村小院子里。
一个青年坐在小院门前晒太阳,脸色看去极为凝重。
“阿山,吃饭。”
院传来一个喊声。
青年站起身来,提着板凳走进房里,在一张摆着两三个菜的桌子前坐下来。
“我听说,这个药材市场好像要变天了,还是村领导给说的,有好几家人都不种药了。”
桌,青年的父亲,一个五十来岁的年人,拿着筷子却久久不动手。
“阿山,实在不行的话,你种这个麦冬让他们收走得了,价格低点低点,总烂在自己手里好。”
真在添饭的一个年妇女说道。
“爸妈,我不甘心。”
青年放下刚端起来的碗筷,说道:“我是学医的,我在大学里学的是药,我知道药的价值,所以在毕业以后我来回老家来种植麦东,因为只有在我们这里种植出来的麦冬才是真正的道地药材。”
“不甘心,不甘心能有什么用,不甘心能当饭吃吗?”
青年的父亲把筷子往桌一拍,说道:“当初跟你说,咱们这片全是种药材的,你想种药材我不反对,但是你得种些能赚钱的啊,非得弄什么杭麦冬,搞什么
道地药材,把家当都压进去了,现在能收回来什么?”
“行了。”
青年的母亲白了青年的父亲一眼,说道:“孩子读过大学,你读过吗,而且阿山种的那些药,每天都有人来看,每天都有人来谈,真想卖还能卖不出去?”
“来再多人看有什么用,还不都给不价?”
青年的父亲长叹一声,说道:“像你妈说的,能卖卖了吧,别真给烂在手里了。”
“不会!”
青年咬着牙,说道:“你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道地药材,什么是真正的杭麦冬,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识货的人来买的!”
说完。
青年饭也不吃了,直接站起身来冲了出去。
确实。
他是一个大学生。
之所以在大学毕业以后回来做一个药农,是因为他发现市面的杭麦冬已经绝迹了,所以他是想要回来种植这一味真正的道地药材!
麦冬。
被《神农本草经》列为品。
气味甘平,无毒。
主心腹结气、伤、伤饱、胃络脉绝、赢瘦短气。
久服轻身不老,不饥。
如今的药业的市面,麦冬虽然不少,但是源于麦冬种类太多的缘故,导致杭麦冬已经绝迹了。
麦冬有川麦冬和杭麦冬之分。
川脉动偏凉,杭麦冬偏润。
因为川麦冬在西部,所以川麦冬的性质在寒凉方面更加的突出一些,而杭脉动则在滋润方面更为突出。
不过,俩者的不同也只是有所偏而已,不管是川麦冬还是杭麦冬都是凉润的,在传统用药都属于道地的好麦冬。
历史。
很多医家用药都会标注杭麦冬或者川麦冬,但是现在随着杭麦冬的绝迹,很多医都已经不在关注这些药材的历史,导致优质的麦冬资源也越来越少。
当然,最主要的原因,还是没有市场需求。
价格不去。